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溃疡或者褥疮,好发于骶尾部、肘部等部位,多发于因疾病、行动不便等长期卧床者或是大小便失禁、肥胖等人群。根据国际NPUAP/EPUAP压疮分类系统,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以及两个特殊阶段,且各期和阶段临床表现各异。
一、分期
1.Ⅰ期:即淤血红润期,此时刚出现压疮,局部皮肤完整,会有界限清晰的红色斑块,按压不褪色,皮肤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多伴有疼痛、麻木等感觉。
2.Ⅱ期:为炎性浸润期,压疮程度加重,皮肤变为紫色,表层可出现水疱、肿胀等,皮下组织会产生硬结,疼痛感觉更强烈。
3.Ⅲ期:是浅表溃疡期,伤口达皮肤深层并累及脂肪层,水疱可破裂或溃烂,骨骼、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若有感染会出现脓液,皮肤组织坏死后形成溃疡。
4.Ⅳ期:称深部溃疡期,伤口深至可看到骨骼、肌腱或肌肉,部分伤口底部有腐肉或焦痂,皮肤变黑且有臭味,脓性分泌物增多。此期可能并发脓毒血症、菌血症、骨髓炎等,会出现高热、寒颤及病变组织流脓等症状,症状严重,需及时进行清创、缝合、引流等处理,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二、阶段
1.不可分期压疮:损伤累及全层皮肤组织,伤口底部可能被病变腐肉、焦痂覆盖,无法确切知晓病变深度。
2.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皮肤深层组织暴露,表面可能有坏死、硬结、糜烂、疼痛等,皮肤温度升降不定,伴有水疱等。
当出现压疮时,应尽快就诊治疗,以避免更严重病变。治疗可用专用压疮敷料、外用药物、压疮床垫等,必要时可进行理疗。而且压疮的预防非常重要,长期卧床人群应使用专用床或垫褥,还应经常翻身等。平时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勤换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家属也要做好日常护理。
总之,对于压疮要了解其分类、症状等,做到及时发现与治疗,同时注重预防,以保障患者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