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痔疮
内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齿线以上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有出血、脱出、瘙痒和疼痛,病因与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有关,诊断需进行肛门视诊、直肠指诊和肛门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注射疗法、胶圈套扎疗法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肛门清洁、调整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和适当运动。
1.症状
出血:内痔早期主要症状,喷射状或点滴出血,血色鲜红,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
脱出:中晚期内痔主要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由于内痔痔核体积增大,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
瘙痒:内痔脱出时,分泌物增多,若肛门括约肌松弛,可导致分泌物长期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
疼痛: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若发生血栓形成、嵌顿或感染时,可出现疼痛。
2.病因
肛垫下移:肛垫是肛管与直肠黏膜的静脉丛,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壁上,排便时被推向下,借其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肛管。当肛垫发生下移时,原本该收缩的组织反而充血、下移形成内痔。
静脉曲张:长期饮酒和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可使局部充血;肛周感染可引起静脉周围炎,使静脉失去弹性而扩张;营养不良可使局部组织萎缩无力,也可导致内痔的发生。
3.诊断
直肠指诊:了解直肠内有无内痔、息肉等病变。
肛门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内痔的数量、大小、形态等。
4.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久坐、久站。
药物治疗:包括外用栓剂、口服药物等,可缓解内痔的症状。
注射疗法:将硬化剂注入内痔痔核内,使痔核萎缩。
胶圈套扎疗法:将特制的胶圈套扎内痔的根部,使内痔缺血坏死脱落。
手术治疗:适用于内痔脱出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5.预防
保持肛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粪便残留刺激。
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间过长、用力过猛。
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内痔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