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的判断及治疗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可通过症状表现与检查方法判断,治疗分保守与手术治疗,家长需注意相关事项。症状主要是眼睛溢泪、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内眼角皮肤可能红肿或有湿疹样改变,检查靠眼部体格及泪道冲洗。保守治疗为泪囊区按摩配合抗生素眼药水,手术治疗针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如泪道探通术、泪道置管术。家长按摩要清洁双手、注意力度,正确点眼药水,及时清理分泌物,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复诊。
一、新生儿泪囊炎的判断
1.症状表现:新生儿泪囊炎主要症状为单侧或双侧眼睛溢泪,泪液增多且常伴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初期分泌物可能为清亮黏液,之后随病情发展,变为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可见分泌物将上下眼睑黏住,睁眼困难。此外,部分患儿内眼角皮肤可能因长期受泪液和分泌物刺激,出现轻度红肿或湿疹样改变。
2.检查方法:医生一般通过眼部体格检查初步判断。轻轻压迫患儿内眼角泪囊区,可见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即可高度怀疑新生儿泪囊炎。此外,泪道冲洗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通过将冲洗液注入泪道,观察冲洗液反流情况,若冲洗液有脓性分泌物反流,且不能顺利进入鼻腔或口腔,提示泪道阻塞合并感染,即新生儿泪囊炎。
二、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适用于大多数早期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主要方法为泪囊区按摩,家长洗净双手,用食指指腹在患儿内眼角泪囊区,即鼻根部与内眦之间,进行有规律的按摩,每次按摩510下,每天34次。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患儿娇嫩皮肤。按摩可促使泪道内的膜状阻塞物破裂,恢复泪道通畅,同时能将泪囊内积聚的分泌物排出。此外,配合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可控制泪囊局部炎症。
2.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46周后仍无明显效果,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为泪道探通术,在表面麻醉下,医生使用泪道探针通过泪小点进入泪道,探通阻塞部位,恢复泪道通畅。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成功率较高。对于少数泪道探通术效果不佳或存在泪道复杂畸形的患儿,可能需行泪道置管术,即在泪道内放置支撑管,维持泪道通畅,一段时间后取出。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对于家长:在进行泪囊区按摩时,务必保持双手清洁,避免细菌带入眼部加重感染。按摩力度要轻柔,若操作过程中发现患儿局部皮肤发红、破损或哭闹剧烈,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点眼药水时,要注意眼药水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药水瓶口接触眼睛,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次数和时间给患儿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患儿眼部清洁,及时用干净的棉签或毛巾轻轻擦拭眼部分泌物。若经过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无改善,不要拖延,应及时带患儿复诊,根据医生建议考虑手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泪囊炎反复感染,影响患儿眼部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