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 症状
口腔念珠菌病常见症状包括:急性假膜型(鹅口疮)好发于特定人群,口腔黏膜有白色物且不易擦去,患儿有相应不适;急性萎缩型多见于成年人,黏膜红斑,有口腔干燥等症状;慢性肥厚型多在成年特定人群中出现,黏膜增生或有白色斑块;慢性萎缩型(义齿性口炎)多发生于戴义齿者,义齿承托区黏膜有症状。特殊人群方面,婴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易患鹅口疮,家长要做好清洁等;老年人因口腔变化及佩戴义齿易患义齿性口炎,需定期检查口腔等;免疫低下人群易反复患病,要遵医嘱用药、注意口腔卫生等。
一、口腔念珠菌病的常见症状
1.急性假膜型(鹅口疮):好发于新生儿、婴幼儿、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可蔓延至咽喉,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
2.急性萎缩型: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表现为黏膜上出现外形弥散的红斑,以舌黏膜多见,严重时舌背黏膜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腭及口角也可发生。患者自觉口腔干燥、黏膜灼痛。
3.慢性肥厚型:多发生于成年人,尤其是吸烟人群、免疫力低下者或有口干症的患者。颊黏膜、舌背及腭部是好发部位。黏膜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类似一般黏膜白斑,边界不清,表面有裂纹,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有粗糙感或轻微疼痛。
4.慢性萎缩型(义齿性口炎):多发生于戴义齿的患者,特别是义齿贴合不良、长期不取下清洁者。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承托区黏膜,表现为黏膜广泛发红、水肿,有时有黄白色假膜,患者自觉义齿下黏膜不适、疼痛,严重时可影响义齿佩戴。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易患鹅口疮。家长在喂奶前后,应用温水清洗乳头和婴儿口腔,保持口腔清洁。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奶瓶、奶嘴等用具要严格消毒。若发现婴儿口腔有白色斑膜,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擦拭或用药,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2.老年人:老年人因口腔黏膜逐渐变薄、唾液分泌减少、免疫力下降,且很多老年人佩戴义齿,易发生义齿性口炎。建议老年人定期到医院检查口腔,佩戴合适的义齿,每天晚上取下义齿清洗,用清水或专用义齿清洁剂浸泡。如出现口腔不适,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3.免疫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由于机体抵抗力低,易反复发生口腔念珠菌病。这类人群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增强自身抵抗力,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一旦发现口腔出现异常症状,要尽快就医,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