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假牙牙龈萎缩怎么办
戴假牙导致牙龈萎缩的原因、应对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原因包括假牙设计制作问题(如基托边缘不当刺激牙龈)、清洁护理不当(食物残渣等致牙龈炎症)、牙槽骨生理性吸收、咬合不平衡(局部创伤)。应对方法有调整或更换假牙、加强口腔清洁、进行牙周治疗、改善咬合关系、补充营养。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要定期复诊,告知病史;糖尿病等慢病患者需严控血糖并注意口腔卫生;佩戴假牙儿童要选合适材料、定期复诊,家长帮助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一、戴假牙导致牙龈萎缩的原因
1.假牙设计制作问题:不合适的假牙,如基托边缘过长、过锐,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长期作用下可引起牙龈炎症,进而导致牙龈萎缩。例如,基托边缘压迫牙龈超过生理限度,阻碍了牙龈的正常血液循环,使牙龈组织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应。
2.清洁护理不当:如果佩戴假牙后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菌斑等易在假牙与牙龈之间堆积,滋生细菌,引发牙龈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牙龈逐渐萎缩。像有些患者晚上佩戴假牙入睡且不清洁,就给细菌创造了良好的滋生环境。
3.牙槽骨生理性吸收: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牙槽骨会发生生理性的吸收和改建,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佩戴假牙后,虽然假牙可以帮助咀嚼,但无法完全阻止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吸收的同时,牙龈也会随之萎缩。
4.咬合不平衡:假牙佩戴后,如果咬合关系不正确,部分区域承受过大的咬合力,会造成局部牙槽骨和牙龈的创伤。这种创伤反复发生,就会导致该部位牙龈萎缩。例如,假牙的某个牙尖过高,在咀嚼时该牙尖对应的牙龈部位就会承受额外的压力。
二、戴假牙牙龈萎缩的应对方法
1.调整或更换假牙:如果是假牙设计制作问题导致的牙龈萎缩,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让医生对假牙进行调整。如磨短过长的基托边缘、打磨过锐的部位等。若假牙存在严重的不合适,可能需要重新制作假牙,以确保假牙与口腔组织贴合良好,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2.加强口腔清洁:每天应正确清洁假牙,取下假牙后,使用软毛牙刷和假牙清洁剂仔细刷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菌斑。同时,也要清洁口腔内的牙龈、舌头等部位。饭后和睡前都应进行清洁,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减少细菌滋生,控制牙龈炎症,减缓牙龈萎缩的进展。
3.进行牙周治疗:对于因牙龈炎症导致的牙龈萎缩,需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包括洗牙,去除牙齿和假牙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清除牙龈下方的致病微生物。通过这些治疗,消除牙龈炎症,促进牙龈组织的健康恢复。
4.改善咬合关系:如果存在咬合不平衡,医生会通过调磨假牙的咬合面,使咬合力均匀分布,减轻局部牙龈的压力。必要时,可能需要重新制作假牙来调整咬合关系,避免因咬合创伤导致牙龈进一步萎缩。
5.补充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牙龈和牙槽骨的健康。维生素C可促进牙龈组织的胶原蛋白合成,增强牙龈的抵抗力;维生素D和钙能促进牙槽骨的代谢,减缓牙槽骨的吸收,从而间接对牙龈起到保护作用。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牛奶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的速度相对较快。佩戴假牙后,更要注意定期复诊,一般建议每36个月到口腔科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假牙不合适或牙龈萎缩等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在进行牙周治疗或其他相关治疗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2.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使牙龈更容易发生炎症和萎缩。这类人群佩戴假牙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一旦发现牙龈萎缩,应及时就医,在治疗牙龈问题的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以促进牙龈的恢复。
3.佩戴假牙的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佩戴假牙可能会对其口腔发育产生影响。若非必要,应尽量避免儿童佩戴假牙。如果必须佩戴,要选择合适的假牙材料,且定期复诊,根据儿童口腔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或更换假牙,防止假牙对牙龈和牙槽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其正确清洁假牙和口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