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引起肩关节疼痛怎么办
肩袖由冈上肌等肌腱组成,对肩关节起关键作用,损伤多因创伤等致疼痛与活动受限。治疗分保守与手术,保守包括休息制动24周、初期冷敷后期热敷、专业按摩针灸及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手术适用于保守无效或严重撕裂者,有关节镜和开放手术。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青少年、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女性各有治疗注意点。日常护理要保持良好姿势、注意保暖,预防需运动前热身及加强肩部锻炼。
一、肩袖损伤概述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这些肌腱在肩关节周围形成袖套样结构,对肩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起着关键作用。肩袖损伤通常由创伤、退行性变、血供不足等原因引起,会导致肩关节疼痛,并影响肩部的活动范围。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休息与制动:通过休息和使用吊带或支具对肩关节进行制动,能减少受伤肩袖的进一步损伤,促进组织修复。一般制动时间为24周,具体时长需根据损伤程度由医生确定。休息期间,应避免提重物、过度外展或上举手臂等加重损伤的动作。
物理治疗
冷敷与热敷:损伤初期(72小时内),冷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72小时后,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修复,同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按摩与针灸:专业的按摩和针灸治疗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按摩应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操作,通过手法放松肩部及周围肌肉。针灸需由专业针灸师进行,选取肩部及相关经络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通常每周23次。
康复训练:在疼痛缓解后,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如钟摆运动,患者弯腰,让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摆动,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还有肩部外旋、内旋训练,借助弹力带等工具,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天34组。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不同年龄段人群使用时需注意,儿童和青少年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其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老年人使用时要关注胃肠道反应和心血管风险,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2.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肩袖完全撕裂或存在较大撕裂的患者,通常需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常见的有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它通过几个小切口插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对损伤的肩袖进行修复。开放手术则适用于复杂的肩袖损伤,医生可直接观察和修复损伤组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肩袖损伤的治疗和恢复。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进度应适当放缓,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其他意外发生。
2.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仍在发育中,肩袖损伤相对少见。一旦发生,治疗时应尽量避免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制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发育。康复训练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动作规范,防止二次损伤。
3.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这类人群由于肩部使用频率高,损伤风险较大。在损伤恢复后,应逐渐恢复运动和工作,避免过早过度用力。可进行预防性的肩部肌肉强化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肩部外展、内收练习,增强肩袖的稳定性,降低再次损伤的风险。同时,工作或运动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
4.女性: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发生肩袖损伤,治疗选择需谨慎。药物治疗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因此尽量优先选择保守治疗中的物理治疗方法。如需使用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四、日常护理与预防
1.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睡眠姿势,都要注意保持肩部的自然状态。睡眠时,尽量避免压迫患侧肩部,可选择仰卧位,并在患侧肩部下方垫一个薄枕,维持肩部的生理曲度。
注意肩部保暖:寒冷刺激可能加重肩部疼痛,平时可佩戴围巾或使用热敷贴等保持肩部温暖。
2.预防措施
运动前热身:进行运动前,如游泳、打羽毛球等,应充分活动肩部,如转动肩部、伸展手臂等,时间约510分钟,使肩部肌肉和关节得到预热,降低损伤风险。
加强肩部锻炼:通过锻炼增强肩部肌肉力量,可提高肩袖的稳定性。如进行俯卧撑、平板支撑等运动,每周34次,每次23组,每组1015次。但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