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软化症的典型症状
髌骨软化症主要有以下症状表现:膝前区疼痛为常见症状,活动时加重,多为隐痛、酸痛或刺痛,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部分患者会出现膝关节肿胀,因炎症致滑膜分泌增多、积液增加,肿胀程度不一,不同病因和病史人群表现不同;病情发展会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屈伸不灵活、活动范围减小,还可能“打软腿”,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屈伸膝关节时常有摩擦音或摩擦感,随病情加重更明显,特殊职业和年龄大的人群更突出。此外,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人出现相关症状时,在诊断和治疗上各有注意事项。
一、疼痛
1.膝前区疼痛是髌骨软化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在活动时加重,尤其是在膝关节屈伸活动频繁的情况下,如上下楼梯、蹲下站起、长时间行走或跑步等。这是因为在这些动作过程中,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增加,摩擦加剧,从而刺激病变的髌骨关节面引发疼痛。
2.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酸痛,部分患者可能会描述为刺痛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只是在特定活动后稍有不适,重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发作可能会更加频繁,程度也可能逐渐加重。
3.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疼痛表现略有差异。对于年轻人,尤其是爱好运动的人群,疼痛可能在剧烈运动后突然出现;而中老年人由于关节退变等因素,疼痛可能逐渐加重且更易在日常活动中发作。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如骨盆较宽,膝关节受力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可能更容易出现疼痛症状。有膝关节外伤史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上下楼梯工作的人群,疼痛发作概率和程度可能更高。
二、膝关节肿胀
1.部分髌骨软化症患者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的症状。肿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髌骨关节面的损伤引发了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关节滑膜分泌增多,关节腔内积液增加,从而出现肿胀。
2.肿胀程度也有所不同,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膝关节周围轻度的饱满感,通过与对侧正常膝关节对比或触摸时能感觉到差异;重度肿胀时,膝关节会明显增粗,皮肤发亮,有时甚至会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3.年轻人在急性损伤引发的髌骨软化症时,肿胀可能较为迅速且明显;而慢性劳损导致的髌骨软化症,肿胀可能发展相对缓慢,对于本身患有其他关节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病史的人群,肿胀可能更加复杂,且更难消退。
三、膝关节活动受限
1.随着髌骨软化症病情的发展,膝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会逐渐显现。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会自觉膝关节屈伸不灵活,活动范围减小。例如,在伸直膝关节时可能会感到疼痛或有卡顿感,屈曲膝关节时也会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像正常时那样弯曲到最大程度。
2.部分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还可能出现“打软腿”现象,即膝关节突然感到无力,有跪倒的趋势。这是因为髌骨软化后,髌股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在负重时难以维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3.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活动受限表现不同,对于经常需要进行膝关节大幅度活动的人群,如舞蹈演员、运动员等,活动受限对其职业影响较大;而对于老年人或活动量较小的人群,虽然活动受限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也会影响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如穿衣、上下床等动作可能变得困难。
四、膝关节摩擦音或摩擦感
1.患者在屈伸膝关节时,常常能感觉到或听到膝关节内有摩擦音或摩擦感,类似“沙沙”声或“咯吱咯吱”声。这是由于髌骨软骨面磨损,表面不平整,在与股骨髁相互摩擦时产生的异常声音和感觉。
2.这种摩擦音或摩擦感在早期可能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清晰且频繁出现。有时,患者在安静环境下,将手放在膝关节前方,屈伸膝关节就能明显感觉到摩擦震动。
3.长期从事蹲起工作或过度运动导致髌骨软化症的人群,这种摩擦音或摩擦感可能出现得更早且更严重。同时,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关节本身的退变,再加上髌骨软化症,摩擦音或摩擦感可能也会更加突出。
温馨提示: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和青少年,若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和关节仍在发育阶段,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对于恢复关节功能至关重要,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生长发育。孕妇若怀疑有髌骨软化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因为一些检查和治疗手段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和保守治疗措施,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关节退变普遍存在,且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髌骨软化症时,要综合考虑身体整体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进行康复锻炼和治疗,避免因过度活动或不恰当治疗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