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后怎么装假牙
牙龈萎缩装假牙需全面评估并注意相关事项。评估包括牙龈萎缩程度、口腔健康状况、剩余牙体情况及患者全身状况;常见假牙类型有活动假牙(适用于多颗牙缺失、牙槽骨吸收明显或身体状况不适手术者,优点是磨除牙体组织少、费用低、可自行摘戴,缺点是稳定性和咀嚼效率差、有异物感)、固定假牙(适用于少数牙缺失、邻牙健康稳固且牙龈萎缩轻的患者,优点是固定美观、咀嚼效率高,缺点是损伤邻牙且牙龈萎缩发展可能致继发龋)、种植假牙(适用于牙槽骨条件相对好者,优点是稳定性高、功能接近天然牙,缺点是费用高、周期长、条件要求严);装假牙后要注重口腔卫生维护,定期复诊,注意饮食;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需注意口腔卫生及药物影响,儿童青少年一般成年后修复,孕妇孕期假牙修复需谨慎,避免手术操作及使用影响胎儿药物。
一、牙龈萎缩装假牙前的评估
1.牙龈萎缩程度评估
牙龈萎缩可通过牙周探诊等方式测量其程度。轻度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较少,对假牙修复影响相对小;中重度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较多,假牙稳定性会受较大影响。例如,当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时,可能需特殊处理才能保证假牙效果。
2.口腔健康状况评估
全面检查口腔内有无龋齿、牙周炎等疾病。若存在炎症,需先进行治疗,如牙周炎患者需完成系统牙周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考虑装假牙。否则,炎症可能导致假牙修复后出现疼痛、松动等问题。
3.剩余牙体情况评估
查看剩余牙齿的数量、位置、松动度等。若剩余牙齿稳固,可作为基牙支持假牙,如可摘局部义齿通过基牙提供固位和支持;若剩余牙齿松动严重或数量不足,可能需考虑其他修复方式,如种植义齿或全口义齿。
4.患者全身状况评估
了解患者是否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装假牙后伤口愈合可能延迟,且易引发感染,需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后再行假牙修复;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正在服用抗凝药物,需评估出血风险,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二、牙龈萎缩装假牙的常见类型及选择
1.活动假牙
适用情况:适用于多数牙龈萎缩患者,尤其是多颗牙缺失且牙槽骨吸收较明显者。对于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活动假牙是较为常用的修复方式。
优点:磨除牙体组织少,费用相对较低,可自行摘戴,便于清洁和维护。
缺点:稳定性和咀嚼效率相对较差,初戴时可能有异物感,需一段时间适应。
2.固定假牙
适用情况:适用于少数牙缺失且邻牙健康稳固、牙龈萎缩程度较轻的患者。例如,单颗牙缺失且两侧邻牙条件良好时可考虑。
优点:固定在口腔内,无需摘戴,咀嚼效率高,美观性好。
缺点:需磨除邻牙作为基牙,对邻牙有一定损伤;若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可能影响假牙边缘密合度,导致继发龋等问题。
3.种植假牙
适用情况:适用于多数牙缺失或单颗牙缺失,且牙槽骨条件相对较好的患者。对于年轻患者,若期望获得更好的咀嚼功能和长期稳定性,种植假牙是较好选择。
优点:稳定性高,咀嚼功能接近天然牙,不损伤邻牙,美观舒适。
缺点:费用较高,治疗周期长,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牙槽骨条件要求较严格,如牙槽骨严重吸收时可能需先进行骨增量手术。
三、牙龈萎缩装假牙后的注意事项
1.口腔卫生维护
使用软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刷牙,饭后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及时清除食物残渣。活动假牙需每天取下清洁,使用假牙清洁剂浸泡,避免使用过硬的刷子损伤假牙和牙龈。
2.定期复诊
装假牙后1周、1个月、3个月等需定期复诊,检查假牙的佩戴情况、牙龈及牙槽骨的变化。如发现假牙松动、疼痛、牙龈红肿等问题,应及时就医调整。
3.饮食注意
初戴假牙时,先从软食开始,逐渐适应后再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假牙折断或脱位。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口腔组织愈合能力较差,牙龈萎缩往往较为严重。装假牙后更需注意口腔卫生,由于可能存在手部灵活性下降,清洁假牙时可使用辅助工具。同时,因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评估药物与假牙修复的相互影响。
2.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除非因特殊原因如先天性牙缺失等,一般不建议过早装假牙。若因外伤等导致牙缺失,需先以维持间隙等保守治疗为主,待成年后,牙槽骨发育稳定再考虑永久修复。这是因为生长发育过程中,牙槽骨和牙列会发生变化,过早装假牙可能影响后续发育。
3.孕妇
孕妇牙龈萎缩装假牙需谨慎。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进行假牙修复,尤其是涉及手术操作的种植假牙。若必须修复,尽量选择对孕妇和胎儿影响小的活动假牙,并在修复过程中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孕期激素水平变化易导致牙龈炎症,孕妇需更加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牙龈问题加重影响假牙佩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