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牙龈红肿的原因是什么
牙龈红肿的原因包括局部因素、全身因素,且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局部因素有牙菌斑,其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炎症;牙结石由牙菌斑矿化形成,加重炎症;食物嵌塞发酵产酸刺激牙龈;不良修复体压迫刺激牙龈;接触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全身因素方面,内分泌紊乱如青春期、妊娠期激素变化致牙龈红肿;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影响牙龈;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维生素C缺乏也会使牙龈出现红肿。儿童牙龈娇嫩,家长应监督其口腔卫生,及时就医;孕妇勿自行用药,注意口腔清洁,严重时告知医生孕期情况;老年人患多种慢性病,戴假牙要注意清洁与合适度,治疗时告知病史。
一、局部因素
1.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红肿最主要的原因,为黏附于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膜,其中的细菌及其产物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牙龈红肿。即使每日认真刷牙,仍会有部分牙菌斑难以彻底清除,长期积累就可能诱发牙龈问题。例如一些人群刷牙方式不正确,仅刷牙齿表面,忽略了牙缝、牙龈沟等部位,牙菌斑易在此处堆积。
2.牙结石:由牙菌斑矿化后形成,表面粗糙,进一步促进牙菌斑的附着和滋生,对牙龈产生机械性刺激,并引发炎症。牙结石根据沉积部位可分为龈上结石和龈下结石,龈上结石肉眼可见,呈黄色或白色,而龈下结石需通过专业检查才能发现。一些人长期不洗牙,牙结石就会不断堆积,加重牙龈炎症。
3.食物嵌塞:进食后食物残渣若嵌塞在牙缝中,未能及时清理,细菌会在其中发酵产酸,刺激牙龈,引发红肿。例如进食肉类、纤维类食物时,较易出现食物嵌塞情况,特别是牙齿排列不齐、有龋齿或牙间隙过大的人群。
4.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装置,可能会压迫、刺激牙龈,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导致牙龈红肿。比如假牙边缘过长、过锐,或者与牙齿贴合不紧密等,都会对牙龈组织造成损伤。一些患者为了省钱选择不正规的口腔修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5.过敏:局部接触过敏原时,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牙龈红肿。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牙膏中的某些成分、假牙材料等。例如,某些人更换新品牌牙膏后,牙龈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停用该牙膏后症状可能会缓解。
二、全身因素
1.内分泌紊乱:
青春期:青少年在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即使牙菌斑等局部刺激较少,也可能出现牙龈红肿,一般在青春期过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妊娠期:女性孕期激素水平大幅改变,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易发生炎症,出现牙龈红肿,严重时还可能形成妊娠期龈瘤。这种情况一般在分娩后可逐渐减轻。
2.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大量异常白细胞浸润牙龈组织,影响牙龈的正常代谢和防御功能,导致牙龈肿胀、疼痛、出血,牙龈颜色可呈苍白色或暗红色。此类患者的牙龈病变往往较为严重且广泛,同时还可能伴有贫血、发热等其他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出现障碍,牙龈容易出血,反复出血可导致牙龈红肿。患者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瘀点、瘀斑等出血表现。
3.其他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且高血糖状态下白细胞的趋化、吞噬等功能下降,使牙龈组织抗感染能力降低,容易发生炎症,出现牙龈红肿。同时,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牙龈炎症也更难恢复。
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当人体缺乏时,牙龈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合成障碍,牙龈易出血、红肿,还可能伴有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常见于长期饮食不均衡,蔬菜水果摄入过少的人群。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薄弱,家长应帮助并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儿童牙龈较为娇嫩,刷牙时应选择柔软的儿童专用牙刷,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牙龈。若发现孩子牙龈红肿,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影响恒牙萌出和口腔发育。由于儿童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在治疗牙龈红肿时,医生会尽量选择对全身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2.孕妇:孕期牙龈红肿较为常见,孕妇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应更加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可使用孕妇专用的口腔护理产品。若牙龈红肿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孕期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安全、适宜的治疗措施,如进行温和的口腔清洁、局部冲洗等,以缓解症状。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牙龈健康。同时,老年人牙齿磨损、缺失等情况较为普遍,佩戴假牙的老年人要注意假牙的清洁和合适度,避免因假牙问题导致牙龈红肿。如果患有全身性疾病,在治疗牙龈红肿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考虑治疗方案,避免治疗过程中与其他疾病的治疗产生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