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炎诊断主要依赖疼痛部位与特征、局部肿胀与触痛、病程与发作规律、排除其他疾病、实验室与影像学辅助等方面。
1、疼痛部位与特征
疼痛多位于胸骨旁第2-5肋软骨处(单侧或双侧),表现为局部钝痛、刺痛或压痛,深呼吸、咳嗽、翻身或按压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但无胸闷、心悸等心脏症状。
2、局部肿胀与触痛
受累肋软骨处可出现局限性肿胀,皮肤无红肿但按压时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硬块,质地较软,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3、病程与发作规律
病程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劳累、受凉、外伤后易诱发或加重,休息或热敷后可能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可自行消退,但易反复发作。
4、排除其他疾病
需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CT排除冠心病、心绞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或带状疱疹等疾病,若上述检查无异常且症状符合肋软骨炎特征,则可能性较大。
5、实验室与影像学辅助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通常正常,B超或MRI可显示肋软骨增厚、水肿或信号改变,但无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若胸痛持续不缓解、伴随发热、呼吸困难或局部红肿加重,建议立即到胸外科或骨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确诊后可通过局部封闭注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物理治疗缓解症状,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