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其主要症状有前驱症状、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症状、全身症状和淋巴结肿大等,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和患者情况而异。
1.前驱症状:丹毒发病前,常有皮肤或黏膜破损、足癣、鼻炎等病史。
2.典型症状:
皮肤症状:起病急,开始为红斑,迅速蔓延至整个患肢,颜色鲜红,表面紧张发亮,有时可出现水疱或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清亮,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溃疡,随后结痂、脱屑。
全身症状:可有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等,体温可高达39℃~40℃。
淋巴结肿大:受累部位的淋巴结可肿大、疼痛。
3.非典型症状:
婴儿:多表现为皮肤化脓性炎症,全身症状重。
老年人:常伴有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基础疾病,皮肤症状不典型,全身症状重。
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常较严重,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适等,皮肤损害广泛而严重,可出现水疱、大疱、坏死等。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症状或不典型的表现。如果怀疑患有丹毒,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治疗、物理治疗等。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劳累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