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疣是由HPV感染引起的足趾部寻常疣,表现为足底角化性丘疹,可逐渐增多增大,儿童和青少年多发,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常与鸡眼、胼胝并发。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皮损特点,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共用物品、保持足部清洁、穿宽松鞋子和增强免疫力。
1.定义
趾疣是发生在足趾部的寻常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2.症状
通常表现为足底的角化性丘疹,针头至黄豆大小,表面粗糙,界限清楚,数目多,可逐渐增多增大。
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因挤压而产生疼痛。
3.病因
HPV通过皮肤微小破损处进入表皮细胞内,在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转录和转译,并引起细胞的异常增生和角化。
4.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染,如通过搔抓患处而自身接种传染。
也可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染,如使用患者的拖鞋、毛巾等。
5.好发人群
好发于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
常与跖疣并发的疾病有鸡眼、胼胝。
儿童和青少年更易患病。
6.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典型的皮损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必要时可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7.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如5%氟尿嘧啶软膏、0.5%鬼臼毒素酊等。
物理治疗,如冷冻、电灼、激光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疣体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8.预防
避免与患者共用鞋子、袜子、毛巾等物品。
勤洗脚,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穿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走路或站立。
增强自身免疫力,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