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病因复杂,与遗传、免疫、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有关。其症状包括皮肤增厚、干燥、脱屑、瘙痒、裂口、渗液和结痂等,常反复发作。治疗方法包括皮肤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和病因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过敏原、注意皮肤保护、管理情绪和定期就医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
1.病因
慢性湿疹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湿疹在家族中较为常见,可能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皮肤炎症反应过度。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屏障受损使外界刺激物更容易进入皮肤,引发炎症。
环境因素:过敏原、刺激物、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影响湿疹的症状。
2.症状
慢性湿疹的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增厚、粗糙、干燥,呈苔藓样变。
瘙痒,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搔抓可导致皮肤破损、感染。
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结痂。
可能伴有皮肤裂口、渗液。
病情可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来诊断慢性湿疹。可能会进行皮肤过敏测试以确定过敏原。
4.治疗
慢性湿疹的治疗旨在缓解症状、控制炎症和预防复发。治疗方法包括: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过度搔抓。
外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乳膏、软膏、角质促成剂、角质松解剂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口服药物:如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等,用于缓解瘙痒和控制炎症。
光疗:紫外线照射可用于治疗慢性湿疹。
病因治疗: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均衡、减轻压力等。
5.预防
预防慢性湿疹的复发非常重要,以下措施可能有帮助: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保湿剂,特别是在洗澡后。
避免过敏原: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化妆品、洗涤剂等。
注意皮肤保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皮肤。
管理情绪: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定期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
6.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慢性湿疹的治疗应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医生可能会选择温和的外用药物,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药物治疗慢性湿疹时,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潜在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的皮肤较为脆弱,治疗慢性湿疹时需要更加谨慎,注意皮肤护理和药物的副作用。
总之,慢性湿疹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皮肤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光疗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皮肤护理和预防复发。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