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尿管瘘怎么检查
脐尿管瘘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时观察脐部有无渗液渗尿及渗液特征,触诊脐周有无压痛肿块及条索状结构,注意患者卫生习惯、手术病史对检查的影响。实验室检查通过尿常规查看脐部流出液成分辅助诊断,尿培养明确感染病原菌以指导治疗,需考虑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及免疫力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影像学检查中,B超常用无创,可显示脐部及相关结构,儿童可能需镇静,肥胖患者或影响图像质量;CT对复杂或B超结果不明的情况有价值,但有辐射,特殊人群需谨慎;瘘管造影能直观显示瘘管情况,为有创操作,要预防并发症,碘过敏者需选替代方法。
一、体格检查
1.观察脐部情况:仔细查看脐部有无渗液、渗尿,渗液的颜色、气味等特征。若存在脐尿管瘘,脐部通常会持续或间断流出清亮尿液样液体,部分患者可能因局部感染,渗液伴有异味。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需注意安抚,避免其因检查不适而哭闹影响观察。对于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脐部卫生习惯不佳,局部感染症状可能更明显,要叮嘱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2.触诊脐周:轻触脐周有无压痛、肿块等。有些脐尿管瘘患者,脐周可能存在条索状结构,提示脐尿管未闭的情况。对于有腹部手术病史的患者,触诊时要格外注意手术区域与脐部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因手术导致脐尿管相关结构异常。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通过尿常规检查,查看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等成分。若脐部流出液尿常规检查结果与尿液相似,含有较多尿中常见成分,可辅助诊断脐尿管瘘。对于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尿常规结果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影响,分析结果时需综合考虑。
2.尿培养:当脐部渗液怀疑有感染时,进行尿培养检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便针对性选择抗生素治疗。若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可能培养出特殊病原菌,要关注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是一种常用且无创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脐部及脐周软组织、膀胱顶部与脐部之间的关系,观察是否存在脐尿管未闭形成的管道样结构。对于年龄较小不能配合检查的儿童,可能需要在检查前适当安抚或给予镇静剂(需严格遵医嘱)。肥胖患者由于腹壁脂肪较厚,可能会影响B超图像质量,必要时可结合其他检查。
2.CT:能更清晰地显示脐尿管瘘的瘘管走行、管径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于复杂的脐尿管瘘或B超检查结果不明确时,CT检查有重要价值。但CT检查存在一定辐射,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必要性后再选择。对于孕妇,若非紧急情况,尽量避免CT检查,可优先考虑其他无创检查方法。
3.瘘管造影:经脐部瘘口注入造影剂,通过X线检查可直观显示瘘管的走行、长度及与膀胱的连接情况,是诊断脐尿管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该检查为有创操作,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感染等并发症,操作前后需严格做好消毒等预防措施。对于存在碘过敏史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选择其他替代检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