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的症状
小儿尿路感染症状因年龄而异。新生儿期症状不典型,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或体温不升、拒奶、吐奶、嗜睡、精神萎靡等;婴幼儿期同样全身症状常见,有发热、烦躁不安、腹泻、排尿哭闹、尿布疹等;儿童期下尿路感染症状典型,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上尿路感染除尿路刺激症状外,发热明显、伴寒战、腰痛及胃肠道症状。小儿因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患尿路感染,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病史的小儿风险更高,家长应关注排尿情况,做好会阴部清洁,若孩子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小儿尿路感染症状因年龄而异
1.新生儿期:症状多不典型,全身症状为主。可能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体温可出现异常波动,发热时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而体温不升时体温常低于36℃,这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还会有拒奶现象,对日常喂养的奶类摄入量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拒绝吃奶,部分患儿可出现吐奶,吐奶程度轻重不一,从轻微溢奶到喷射性吐奶均有可能。此外,可出现嗜睡,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且较难唤醒,精神萎靡不振,活动量显著减少,与正常新生儿活泼好动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2.婴幼儿期:同样以全身症状为主。发热较为常见,体温波动幅度较大,有时可达39℃以上的高热。可伴有烦躁不安,表现为无故哭闹,安抚效果不佳,情绪较平时明显不稳定。部分患儿会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可呈稀水样、蛋花汤样等改变,这可能是因为尿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影响了胃肠道功能。另外,患儿排尿时可能会因尿道不适而出现哭闹,还可能出现尿布疹,由于尿液刺激局部皮肤,加上婴儿皮肤娇嫩,容易引发尿布区域皮肤发红、皮疹等表现。
3.儿童期:
下尿路感染:症状相对典型。尿频较为突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几分钟就需要排尿一次,这是由于尿道和膀胱黏膜受到炎症刺激,产生频繁的尿意。尿急也较常见,患儿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甚至可能出现来不及去厕所就尿裤子的情况。尿痛时,患儿排尿时尿道会有疼痛感,常表现为排尿时哭闹、诉说尿道疼痛,部分患儿可能会因为惧怕疼痛而故意憋尿。此外,还可能出现血尿,肉眼可观察到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样或带有血丝,这是由于炎症损伤尿路黏膜,导致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
上尿路感染:除了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外,发热更为明显,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同时伴有寒战,患儿会不自觉地全身发抖,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还可能出现腰痛,多为双侧或单侧腰部酸痛或钝痛,年龄稍大的儿童能够准确表述疼痛部位和性质,这是由于肾脏包膜受炎症刺激所致。部分患儿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会影响食欲,导致进食量明显减少,这与感染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毒素刺激胃肠道有关。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小儿本身属于特殊人群,由于其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对于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病史的小儿,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家长需格外关注孩子的排尿情况及有无上述症状,定期带孩子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日常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女宝宝要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到尿道;男宝宝要注意清洗包皮垢,防止细菌滋生。给孩子穿着棉质、宽松的内裤,保持会阴部透气,减少细菌繁殖的环境。如果孩子出现上述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导致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