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原因
急性尿潴留是突然发生的膀胱内充满尿液却无法排出的泌尿系统急症,原因分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机械性梗阻包括前列腺增生、癌等前列腺相关疾病,尿道狭窄、结石、异物等尿道病变,膀胱颈部挛缩、结石等膀胱颈部梗阻;动力性梗阻源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药物因素(抗胆碱能、镇静催眠、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及其他因素(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对老年人、儿童、患神经系统疾病或糖尿病患者这些特殊人群给出避免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温馨提示。
1.机械性梗阻:指尿路存在物理性阻塞,导致尿液流出受阻。
前列腺相关疾病:在老年男性中最为常见,前列腺增生会使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进而引起急性尿潴留。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这与体内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前列腺癌同样会影响尿道通畅,肿瘤组织侵犯尿道周围组织,导致尿道狭窄,阻碍尿液排出。
尿道病变:尿道狭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尿道外伤后愈合不良形成瘢痕,或因反复尿道感染导致尿道黏膜纤维化,均可使尿道管腔变窄。尿道结石在尿道内阻塞,直接阻挡尿液流出,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代谢异常、局部病变等。此外,尿道异物也会造成机械性梗阻,异物进入尿道后可能停留在尿道内,阻碍尿液排出,常见的异物如医源性器械残留或自行插入尿道的物品等。
膀胱颈部梗阻:膀胱颈部挛缩多因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膀胱颈部纤维组织增生、变硬,失去正常的舒缩功能,引起梗阻。膀胱结石有时会堵塞膀胱颈部,造成尿液排出障碍,结石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尿路感染、膀胱出口梗阻、代谢异常等。
2.动力性梗阻:并非由于尿路存在机械性阻塞,而是由于神经、肌肉等因素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使尿液无法正常排出。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等,会影响大脑对排尿反射的控制,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脊髓损伤无论是外伤性还是病理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传导功能受损,会干扰排尿反射弧,进而引起急性尿潴留。此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若累及支配膀胱的神经,会使膀胱逼尿肌对神经冲动的反应性降低,导致膀胱收缩无力,引发尿潴留。
药物因素: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对膀胱逼尿肌的作用,使逼尿肌松弛,抑制排尿。某些镇静催眠药物,如地西泮等,会抑制神经系统功能,干扰排尿反射。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麻黄碱等,可使尿道括约肌收缩,增加尿道阻力,从而引起急性尿潴留。
其他因素:手术创伤,如盆腔手术,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功能障碍。麻醉药物的使用,尤其是椎管内麻醉,会使支配膀胱的神经暂时受到抑制,影响膀胱逼尿肌收缩。长期憋尿、不规律排尿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性,久而久之导致功能失调,增加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高,若出现排尿不畅、尿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前列腺疾病。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尿潴留的药物,如需用药应告知医生自身泌尿系统情况。
2.儿童:儿童尿道相对狭窄,更应避免尿道异物的发生,家长需做好看护,教育孩子不要将异物放入尿道。若儿童出现排尿困难等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因延误治疗对泌尿系统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3.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糖尿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遵循医生指导,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可能影响排尿功能药物的剂量。若出现排尿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