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后遗症
急性阑尾炎一般治疗后可能出现多种后遗症,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各有不同。后遗症包括切口感染,因阑尾炎症或穿孔污染切口,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率可达20%30%;腹腔脓肿,多在阑尾炎症严重穿孔后形成,可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粘连性肠梗阻,因手术创伤等致肠管粘连,发生率约10%20%;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过长易引发;粪瘘,较少见,因残端结扎线脱落等引起。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术后切口感染和腹腔脓肿发生率高,要密切观察并鼓励早期活动;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影响恢复,增加后遗症风险,需控制基础疾病并适当活动;孕妇术后要关注对胎儿影响,避免刺激子宫收缩;有腹部手术史人群腹腔可能已有粘连,发生粘连性肠梗阻风险更高,需积极康复治疗并注意饮食。
一、急性阑尾炎一般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1.切口感染:这是急性阑尾炎术后较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由于阑尾本身存在炎症,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切口造成污染。特别是当阑尾穿孔,腹腔内的细菌大量溢出时,更易引发切口感染。据临床研究,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可高达20%30%。患者表现为术后切口红肿、疼痛加剧,伴有发热,切口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2.腹腔脓肿:多在阑尾炎症严重,尤其是穿孔后,腹腔内的脓液未能被完全清除,积聚在腹腔的特定部位形成脓肿。常见的部位有盆腔、膈下及肠间隙等。一般在术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患者可出现发热、腹痛、腹胀,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感染症状。盆腔脓肿还可能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腹泻、里急后重感及尿频、尿急等症状。
3.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创伤、炎症刺激等因素会导致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形成粘连。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粘连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内容物通过,进而引发肠梗阻。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粘连性肠梗阻在急性阑尾炎术后的发生率约为10%20%。
4.阑尾残株炎:如果手术切除阑尾时,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残端内的阑尾黏膜仍有分泌功能,且容易因引流不畅等原因导致炎症复发,即阑尾残株炎。症状与阑尾炎相似,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
5.粪瘘:较少见,多因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术中损伤盲肠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术后从腹壁切口或引流管处流出粪便样物,患者可能伴有腹痛、发热等感染症状。
二、不同人群急性阑尾炎后遗症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术后切口感染和腹腔脓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切口情况,如有无红肿、渗液等,以及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腹痛情况等。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若出现不明原因哭闹、拒食等,需警惕后遗症发生。另外,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可能对肠道发育及营养吸收产生长期影响,因此术后要鼓励孩子早期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粘连发生。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术后恢复,增加后遗症的发生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切口感染的几率明显增加。因此,老年人术后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同时,老年人活动能力相对较差,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也较高,家属应协助老人进行适当活动,如床边散步等,以降低风险。
3.孕妇:孕期患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治疗后,除了关注常见的后遗症外,还需特别注意对胎儿的影响。术后的切口疼痛、感染等情况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孕妇术后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严格遵医嘱进行抗感染等治疗,同时密切关注胎动、腹痛及阴道出血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4.有腹部手术史人群:这类人群本身腹腔内可能已存在一定程度的粘连,再次进行阑尾炎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更高。术后更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如早期活动、腹部理疗等,以减少粘连进一步加重。同时,日常饮食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肠道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