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急性阑尾炎怎么办
孕期急性阑尾炎是孕期较常见外科急腹症,发病率约为1/10001/2000次妊娠。症状有腹痛(早期中上腹或脐周,后转移至右下腹,随孕周疼痛部位改变)、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等)。诊断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影像学检查(超声首选,必要时MRI)。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开腹或腹腔镜),围手术期抗感染。其对孕妇可能致感染性休克、盆腔粘连,对胎儿可诱发流产、早产等。术后需做好一般、胎儿、切口、饮食护理。高龄孕妇及有流产或早产史孕妇更应重视,孕期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合理饮食。
一、孕期急性阑尾炎概述
孕期急性阑尾炎是孕期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与非孕期相似,约为1/10001/2000次妊娠。由于孕期生理变化,阑尾位置改变,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难度增加,且病情发展快,易穿孔,对孕妇和胎儿危害大。
二、孕期急性阑尾炎的症状
1.腹痛:多数孕妇早期腹痛始于中上腹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但随孕周增加,阑尾位置上移,疼痛部位可能不典型,可在右侧腰部或右上腹。
2.胃肠道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早期较为明显,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有关。
3.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若阑尾穿孔形成腹膜炎,体温可超过39℃,还可能出现乏力、心率增快等症状。
三、孕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1.病史及体格检查:详细询问孕妇腹痛发作时间、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医生进行腹部触诊,可发现右下腹压痛,随孕周增加,压痛位置可能改变,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阑尾被推挤,压痛部位可能在右腹外侧或右上腹,同时需注意是否有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一般超过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也常升高,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
3.影像学检查: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可发现肿大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对胎儿无辐射;当超声诊断困难时,可考虑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阑尾及周围组织情况,同样对胎儿安全。
四、孕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1.手术治疗:一旦确诊,原则上应尽早手术。孕期阑尾穿孔率高,穿孔后易致弥漫性腹膜炎,危及母儿生命。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技术要求高,需考虑孕妇孕周及腹腔空间等因素,由经验丰富医生操作。
2.抗感染治疗:围手术期需使用抗生素抗感染,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可有效控制阑尾炎症,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
五、孕期急性阑尾炎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严重时危及孕妇生命,还可能引起盆腔粘连,增加后续手术难度。
2.对胎儿的影响:孕期急性阑尾炎未及时治疗,炎症刺激可诱发宫缩,导致流产、早产;阑尾穿孔后腹膜炎,毒素吸收可致胎儿窘迫、胎死宫内。
六、孕期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术后孕妇需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
2.胎儿监测:术后应持续监测胎心、胎动,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异常。
3.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4.饮食护理:术后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先从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增加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促进切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七、温馨提示
1.对于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孕期生理变化更复杂,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一旦出现腹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2.对于有流产史或早产史孕妇:这类孕妇本身胎儿稳定性差,患急性阑尾炎后,炎症刺激易诱发宫缩,导致再次流产或早产,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严格遵医嘱治疗和护理。
3.生活方式方面:孕期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饮食上,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阑尾腔梗阻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