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表现有哪些
尿液外观改变分为肉眼血尿(尿液呈红色、洗肉水样或浓茶色,出血量不同颜色有差异,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出血病症)和镜下血尿(尿液外观正常,镜检高倍视野红细胞超3个,提示泌尿系统潜在病变)。伴随症状包括疼痛(肾绞痛提示泌尿系统结石;腰部钝痛或胀痛常见于肾脏疾病;尿痛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病变;排尿困难因血块堵塞或泌尿系统狭窄、梗阻所致)及全身性症状(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血尿伴有对应全身症状)。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血尿需家长重视并留意症状,因可能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老年人无痛性肉眼血尿要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孕妇血尿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有关,用药需谨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出现血尿要考虑疾病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并定期复查。
一、尿液外观改变
1.肉眼血尿:尿液呈现红色、洗肉水样或浓茶色,肉眼即可观察到尿液颜色的明显变化。出血量不同,尿液颜色也存在差异,出血量较少时,尿液可能仅轻微发红;出血量较多时,可形成血块,甚至导致排尿困难。例如,当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时,即可出现肉眼血尿,尿液颜色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这种情况在泌尿系统结石划破黏膜引起出血、泌尿系统肿瘤侵犯血管出血等病症中较为常见。
2.镜下血尿:尿液外观颜色正常,但在显微镜下检查时,每个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超过3个。镜下血尿通常提示泌尿系统存在潜在病变,不过病变相对较轻或出血量较少,不易被肉眼察觉。一些早期的泌尿系统炎症、轻微的肾脏疾病等,可能仅表现为镜下血尿。
二、伴随症状
1.疼痛:
肾绞痛:常伴有血尿,多提示泌尿系统结石。比如输尿管结石,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起痉挛性疼痛,疼痛程度剧烈,可呈阵发性发作,从腰部或侧腹部向下腹部、腹股沟及会阴部放射,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腰部钝痛或胀痛:常见于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肾脏炎症导致肾包膜张力增加,从而引起腰部的钝痛或胀痛,一般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多为持续性。
尿痛:血尿伴有尿痛,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炎症刺激尿道黏膜,患者排尿时会感到尿道烧灼样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2.排尿异常:
尿频、尿急: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原因,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使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导致尿频、尿急症状。此外,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病变,也可能刺激膀胱,引起类似症状。
排尿困难:当血尿伴有血块形成,堵塞尿道,或泌尿系统存在狭窄、梗阻性病变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尿道狭窄,除了有血尿表现外,还会出现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流中断等排尿困难症状。
3.全身性症状:若血尿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可能伴有全身性症状。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除血尿外,还会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除血尿外,可能出现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出现血尿,家长需格外重视,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症状,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尿液颜色、排尿时的反应(如是否哭闹、抗拒排尿等)。同时,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一些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也可能导致血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老年人:老年人出现血尿,尤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要高度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若发现血尿,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泌尿系统超声、CT、膀胱镜等,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治疗。
3.孕妇:孕妇出现血尿,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等疾病有关。由于孕妇情况特殊,用药需谨慎,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孕妇平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多喝水,勤排尿,以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
4.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血尿时,要考虑这些疾病对泌尿系统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导致血尿;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良,可能引起肾脏损害,出现血尿。这类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服药,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泌尿系统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