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软化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髌骨软化症的致病因素包括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先天因素有髌骨发育异常,像高位髌骨、形状异常等改变了髌股关节生物力学,增加软骨损伤风险;股骨髁发育异常,致使关节面形态或髁间窝结构异常,影响髌骨与股骨髁对合关系。后天因素涵盖运动因素,如运动强度过大、姿势不正确使软骨承受压力和摩擦力剧增;膝关节创伤,含急性创伤破坏关节结构与稳定性,慢性劳损导致软骨慢性损伤;年龄与性别因素,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退变,女性因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变化发病概率高;体重因素,超重肥胖增加膝关节负担加速软骨磨损;疾病因素,炎性关节病、滑膜炎、骨性关节炎等影响关节软骨代谢和生物力学环境。
一、先天因素
1.髌骨发育异常:髌骨的形态、大小及位置等发育异常都可能引发髌骨软化症。如高位髌骨,其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与股骨髁间的接触和滑动轨迹发生改变,增加了髌骨软骨所承受的压力和摩擦力,长期积累易导致软骨损伤。研究表明,高位髌骨患者发生髌骨软化症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显著增加。此外,髌骨形状异常,如小髌骨、分裂髌骨等,也会影响髌骨在膝关节中的生物力学分布,使得软骨局部受力不均,进而加速软骨磨损。
2.股骨髁发育异常:股骨髁的发育不良同样对髌骨软骨产生不良影响。若股骨髁的关节面形态不规则,或髁间窝的深度、宽度不符合正常解剖结构,在膝关节活动时,髌骨与股骨髁之间的对合关系就会出现紊乱,导致髌骨软骨过度磨损,最终引发髌骨软化症。
二、后天因素
1.运动因素
运动强度过大: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如长跑、篮球、登山等,膝关节反复屈伸、扭转,髌骨软骨面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力剧增。以长跑为例,每一次的落地,髌骨软骨都要承受数倍于体重的力量。持续的高强度刺激易使软骨表面的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结构遭到破坏,引发软骨损伤。研究显示,职业运动员或长期高强度运动爱好者中,髌骨软化症的发病率较高。
运动姿势不正确:错误的运动姿势会改变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加重髌骨软骨的负担。比如,跑步时足内翻或足外翻,会使膝关节内外侧受力不均,进而影响髌骨在股骨髁间的运动轨迹,导致髌骨软骨局部磨损加剧。在进行蹲起动作时,如果膝盖超过脚尖,会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长期如此也易引发髌骨软化症。
2.膝关节创伤
急性创伤:如髌骨骨折、膝关节脱位等急性损伤,直接破坏了髌骨和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即使经过治疗,骨折愈合后,髌骨的解剖结构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导致髌股关节面不平整,增加了软骨磨损的风险。此外,急性创伤还可能损伤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使得髌骨在运动过程中的轨迹发生改变,从而引发髌骨软化症。
慢性劳损:长期反复的微小创伤同样不可忽视。如长期从事半蹲位工作,像煤矿工人、园艺工人等,膝关节处于半屈曲状态,髌股关节压力增大,且持续时间长,容易导致髌骨软骨慢性损伤。另外,频繁的上下楼梯、长时间骑自行车等活动,也会使髌股关节反复摩擦,逐渐引起髌骨软骨的退变。
3.年龄与性别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关节软骨会发生自然的退变。从30岁左右开始,关节软骨中的水分逐渐减少,蛋白多糖含量降低,软骨的弹性和抗压能力下降。到了50岁左右,这种退变更为明显,髌骨软骨更容易出现磨损、皲裂等病变,从而增加了髌骨软化症的发病几率。
性别:女性患髌骨软化症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女性的生理结构特点有关,女性的骨盆相对较宽,使得Q角(即股四头肌肌腱与髌韧带的夹角)通常比男性大,Q角增大可导致髌骨在运动过程中向外移位的趋势增加,髌股关节间的压力分布不均,进而加速髌骨软骨的磨损。此外,女性在经期、孕期及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关节软骨的代谢,增加发病风险。
4.体重因素:超重或肥胖会显著增加膝关节的负担。体重每增加1公斤,在行走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加36倍。过多的体重使得髌股关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加速了髌骨软骨的磨损和退变。研究发现,肥胖人群中髌骨软化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且体重减轻后,症状往往会有所缓解。
5.疾病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或膝关节局部疾病也可能诱发髌骨软化症。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病,炎症会侵袭关节软骨,破坏软骨的正常结构和代谢。膝关节的滑膜炎,可导致关节液分泌异常,影响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进而加速软骨的退变。另外,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可引起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病变,改变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环境,促使髌骨软化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