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尿潴留什么原因
尿潴留的原因分为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及其他因素,且针对特殊人群有相应温馨提示。机械性梗阻包括尿道狭窄(先天性或后天因损伤、感染致狭窄)、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常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膀胱颈梗阻(女性常见,多因炎症刺激致纤维化、挛缩)、尿道结石或异物、肿瘤(尿道、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肿瘤压迫尿道)。动力性梗阻涵盖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因素(抗胆碱能、三环类抗抑郁药、麻醉药物)、精神因素(精神打击致尿道括约肌痉挛、长期不良排尿习惯)。其他因素有手术损伤或压迫(盆腔手术)、妊娠(晚期子宫压迫)、低血钾(致逼尿肌收缩无力)。特殊人群方面,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分别给出定期体检、关注排尿、避免不良习惯、控制血糖、适量活动等建议。
一、机械性梗阻
1.尿道狭窄:尿道狭窄是导致尿潴留常见原因之一。先天性尿道狭窄如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瓣膜等,自出生就存在,可影响尿液正常排出。后天性尿道狭窄多由尿道损伤、感染引起,例如骨盆骨折致尿道断裂,愈合过程中形成瘢痕组织,使尿道管腔变窄,阻碍尿液流出。数据显示,尿道损伤后约30%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尿道狭窄。
2.前列腺增生:常见于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据统计,6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超过50%,80岁以上可达80%。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尿道阻力增加,进而引起尿潴留。前列腺增生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严重时无法排尿。
3.膀胱颈梗阻:女性也可出现尿潴留,膀胱颈梗阻是女性常见原因。可由膀胱颈纤维化、膀胱颈挛缩等引起。部分患者有慢性膀胱炎病史,炎症反复刺激膀胱颈,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挛缩,影响膀胱出口正常开放,使尿液排出受阻。
4.尿道结石或异物:尿道结石可来自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结石嵌顿在尿道,堵塞尿道管腔导致尿潴留。尿道异物多为医源性,如导尿管留置不当、尿道内注入不适当物质等,也可造成尿道梗阻。
5.肿瘤:尿道、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肿瘤均可引起尿潴留。肿瘤逐渐生长,压迫或侵犯尿道,影响尿液引流。例如膀胱癌晚期,肿瘤占据膀胱空间并侵犯膀胱出口,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二、动力性梗阻
1.神经系统疾病: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神经传导中断,膀胱逼尿肌失去神经支配,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尿液潴留。例如颈椎、胸椎骨折脱位引起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常立即出现尿潴留。据统计,脊髓损伤患者中约90%会出现排尿功能障碍。
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影响大脑排尿中枢,使排尿反射异常。患者可能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具体发生率因病情而异,一般在10%30%左右。
糖尿病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可损害周围神经,累及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失调。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10年,约20%40%可能出现神经源性膀胱,进而引发尿潴留。
2.药物因素: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这类药物可阻断膀胱逼尿肌上的胆碱能受体,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导致尿潴留。老年人使用此类药物后,发生尿潴留风险相对较高。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米嗪等,除具有抗抑郁作用外,也有抗胆碱能效应,可影响膀胱排尿功能。有研究表明,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患者中,约5%10%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麻醉药物: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等,在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一段时间内,可抑制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膀胱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舒张,导致尿潴留。尤其是椎管内麻醉后,尿潴留发生率约为10%30%。
3.精神因素:
如患者突然遭受重大精神打击,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状态,可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这种情况多见于年轻人群,一般在精神状态改善后,排尿功能可逐渐恢复。
长期不良排尿习惯,如长期憋尿,可使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增加尿潴留发生风险。数据显示,长期憋尿人群中,尿潴留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23倍。
三、其他因素
1.手术因素:盆腔手术如子宫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等,术中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或术后局部组织水肿压迫尿道,导致术后尿潴留。此类手术尿潴留发生率在10%20%左右。
2.妊娠:女性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和尿道,使尿液排出不畅,尤其在临产前,部分孕妇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
3.低血钾:各种原因导致的血钾降低,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引起尿潴留。例如长期禁食、大量呕吐、腹泻等导致钾丢失过多,或使用排钾利尿剂等,均可引发低血钾性尿潴留。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本身或治疗药物都可能增加尿潴留风险。建议老年人定期体检,关注泌尿系统及相关疾病;用药时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随意服用可能影响排尿的药物。若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及时就医。
2.儿童:儿童出现尿潴留相对少见,多由先天性尿道畸形、尿道结石或异物等引起。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排尿情况,如发现排尿异常,如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等,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孩子将异物放入尿道,教育孩子养成良好排尿习惯,不憋尿。
3.孕妇:妊娠晚期孕妇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轻子宫对膀胱和尿道压迫。若出现排尿困难,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方法缓解,避免影响胎儿和自身健康。
4.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神经病变。若出现排尿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因尿潴留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5.长期卧床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建议定期更换体位,进行适量床上活动,促进膀胱血液循环和排尿功能。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