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属于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二者在概念、受伤机制、症状表现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
1.概念
骨折是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撕脱性骨折则是肌肉猛烈收缩或韧带突然牵拉,导致附着处的骨质发生骨折,骨折块常较小。
2.受伤机制
一般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如重物砸伤)、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足部着地致股骨颈骨折)或积累性劳损(如长途行走致第二、三跖骨骨折)引起;撕脱性骨折主要是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急剧收缩或牵拉,超过骨的承受能力,将附着处的骨质撕脱下来,常见于剧烈运动,如篮球运动员急停变向时跟腱牵拉跟骨致撕脱性骨折。
3.症状表现
普通骨折症状多样,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较明显;撕脱性骨折疼痛相对局限,多在骨折部位,肿胀程度一般较轻,畸形和功能障碍可能不如普通骨折典型。
无论是哪种骨折,受伤后都应及时就医,进行X线、CT等检查,明确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总之,了解二者区别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