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主要通过产前、产时和产后感染三种途径引起,预防措施包括孕妇注意个人卫生、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清洁护理和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等。
1.产前感染
孕妇在产前患有感染性疾病,如生殖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胎儿。
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等情况也可能增加胎儿感染的风险。
2.产时感染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细菌,导致感染。
助产操作不当、器械消毒不严格等也可能增加产时感染的机会。
3.产后感染
新生儿出生后,通过接触感染的医护人员、被污染的衣物、医疗器械等而感染。
此外,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还可能因其他患儿的感染而交叉感染。
为了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医生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孕妇在产前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2.分娩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护理,保持皮肤和黏膜的清洁。
4.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应更加密切地监测其健康状况,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家长也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保持其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如果对新生儿的健康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