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但经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的结核菌重新活动而发病,或者是因为外源性再感染结核菌而发病。其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确诊继发性肺结核后,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对症治疗等。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同时,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
对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以便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传染: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痰液要用纸巾包好后焚烧。
加强营养:肺结核患者需要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蔬菜、水果等。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会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患者需要戒烟戒酒。
总之,继发性肺结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但只要及时发现,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传染,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