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乳腺慢性炎症,好发于生育期、哺乳期女性,以30-40岁非哺乳期妇女多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皮肤改变、发热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乳房卫生、正确哺乳、定期体检等。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组织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乳腺慢性炎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创伤、化学物质刺激、口服避孕药等有关。好发于生育期、哺乳期女性,尤其以30-40岁的非哺乳期妇女多见。
一、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质地硬,边界不清,可活动,与皮肤粘连。
2.乳房疼痛:可有乳房疼痛,部分患者可伴有乳头溢液。
3.皮肤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红肿、破溃、形成瘘管,长期不愈。
4.发热: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二、诊断
1.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对肉芽肿性乳腺炎有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提示炎症指标升高。
3.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可帮助了解乳腺病变的范围及性质。
4.病理检查:是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金标准。
三、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炎症期的患者,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
2.手术治疗:对于肿块较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形成瘘管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物理治疗:如微波、超短波等物理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
四、预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2.注意乳房卫生:经常清洗乳头,避免乳头损伤。
3.正确哺乳:避免婴儿含乳头睡觉,及时纠正乳头内陷等。
4.定期体检:有乳腺疾病家族史、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总之,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乳腺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预防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