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刺激征的主要表现为
尿频、尿急、尿痛是泌尿系统常见症状。尿频指单位时间排尿次数增多,生理上大量饮水等可致,病理上炎症刺激、膀胱容量减少、内分泌疾病等是原因;尿急是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排尿且难以控制,常与尿频、尿痛并存,主要因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炎症刺激、膀胱容量减少等可引发;尿痛指排尿时尿道或伴耻骨上区、会阴部位疼痛,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及机械性损伤是主因,不同病因尿痛特点有别。
一、尿频
尿频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当排尿次数明显超过上述范围,而每次尿量减少时,可考虑为尿频。尿频的原因多样,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和滤过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病理情况下,炎症刺激如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膀胱黏膜及深层组织受到炎性刺激,敏感性增高,少量尿液即可刺激膀胱产生尿意,从而引起尿频;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结石、挛缩等,使膀胱有效容积缩小,也会导致尿频;另外,糖尿病、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因尿量增多也可出现尿频。
二、尿急
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尿急常与尿频、尿痛同时存在,合称尿路刺激征。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有关。炎症刺激下,膀胱黏膜神经末梢敏感性增高,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即使未达到正常的膀胱充盈容量,也会引发逼尿肌强烈收缩,产生尿急感。此外,膀胱容量减少、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导致尿急症状。比如,膀胱结石、挛缩等病变,使膀胱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在少量尿液积聚时就促使逼尿肌收缩,引发尿急。
三、尿痛
尿痛指患者排尿时尿道或伴耻骨上区、会阴部位疼痛。疼痛程度有轻有重,常为烧灼感,重者痛如刀割。尿痛的原因主要是在排尿时,尿液对尿道黏膜或周围组织产生刺激。炎症是导致尿痛常见的原因,如尿道炎时,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尿液流经时刺激病变部位的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觉。另外,尿道结石、狭窄等机械性因素,在排尿过程中可损伤尿道黏膜,也会引起尿痛。不同病因导致的尿痛特点可能有所差异,如尿道炎引起的尿痛多在排尿开始时明显,膀胱炎所致尿痛常发生在排尿终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