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累及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及并发症三个方面,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主,预防可接种疫苗。
1.症状:
发热:高热常见,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
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肺炎球菌肺炎的常见症状,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咳出黏液血性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呼吸困难:可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绀。
胸痛:常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部或腹部放射。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体征:
肺部体征:早期肺部可无明显体征,或仅有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部实变体征,如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湿啰音等。
其他体征: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口唇疱疹、猩红热样皮疹、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等。
3.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是肺炎球菌肺炎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血压降低、四肢厥冷、多汗、发绀、心动过速等。
胸膜炎:肺炎球菌肺炎可并发胸膜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可能因患者的年龄、免疫状态、基础疾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慢性疾病者等高危人群,肺炎球菌肺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此外,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在治疗方面,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抗菌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有无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2.对症治疗:如发热患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咳嗽咳痰者可给予止咳祛痰药。
3.支持治疗:注意休息,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预防肺炎球菌肺炎的关键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慢性疾病者等,应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肺炎球菌肺炎的风险。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吸烟等,也有助于预防肺炎球菌肺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