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能治愈吗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等。预防措施主要是灭鼠和防鼠、疫苗接种。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需特别注意。
1.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
发热:体温可达39℃-40℃,热程多为3-7天。
毛细血管损害:可有皮肤、黏膜和腔道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2.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流食或半流食。液体入量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对症治疗: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
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可试用,其有抑制病毒合成的作用。
免疫治疗:中晚期休克患者经充分扩容、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纠正DIC而休克未见改善时,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抗过敏、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3.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灭鼠和防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可采用各种办法灭鼠,如使用器械、药物等。防鼠的方法主要有保护鼠类的天敌、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等。
疫苗接种: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主要措施之一。疫苗接种对象为流行区的居民及进入该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青壮年。
4.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需要特别关注。
孕妇:孕妇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病情可能会加重,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孕妇在接触可能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动物或环境时,应注意个人防护。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动物或环境。
总之,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动物或环境。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