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副反应怎么办
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处理方法,以及接种的注意事项。
1.一般反应:
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胃肠道症状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喝温水,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
2.异常反应:
过敏性皮疹: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接种部位出现荨麻疹,有时会累及面部和四肢,一般为散在的皮疹,偶有融合成片。可伴有瘙痒,一般不超过24小时可自行消退。
过敏性紫癜:接种疫苗后1~7天内,出现双侧小腿对称性分布的出血性皮疹,可伴有腹痛、关节痛、血尿、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大疱、表皮松解等。
过敏性休克:接种疫苗后数分钟至30分钟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神经系统反应:接种疫苗后7天内,出现抽搐、惊厥、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接种疫苗后5~7天内,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
吉兰-巴雷综合征:接种疫苗后2~4周内,出现四肢无力、麻木、刺痛、感觉异常、面瘫、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
其他:接种疫苗后还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急性喉炎、急性睾丸炎、附睾炎、无菌性脑膜炎等。
如果出现上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接种疫苗,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能会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时需要特别注意: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3.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
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6.年龄小于3岁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此外,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留观30分钟。
2.接种后24小时内保持接种部位干燥、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
3.接种后应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饮酒、喝浓茶或咖啡。
4.接种后应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5.接种疫苗后1个月内避免接触过流感样症状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6.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及时咨询接种单位或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