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性肢端皮炎需做哪些检查
肠病性肢端皮炎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及基因检测,且针对不同特殊人群有温馨提示。实验室检查中,血清锌测定常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锌水平相关,部分患者血常规可见贫血,少数患者尿常规尿锌排泄量减少;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棘层及真皮浅层的特定变化,用于与其他皮肤病鉴别;基因检测可查SLC39A4基因明确遗传病因。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检查需安抚配合,老年人要注意基础疾病和用药史,孕妇检查要考虑对胎儿影响。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清锌测定:肠病性肢端皮炎患者血清锌水平通常显著降低,正常血清锌浓度为7.65-22.95μmol/L,患者血清锌常低于11.47μmol/L。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多种酶的合成与活性维持中起关键作用,血清锌测定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血清锌降低提示锌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而肠病性肢端皮炎主要因锌吸收不良导致。
2.碱性磷酸酶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锌水平相关,锌缺乏时该酶活性降低。正常成人碱性磷酸酶参考范围为40-150U/L,儿童因骨骼生长活跃,参考范围略高。肠病性肢端皮炎患者碱性磷酸酶水平常低于正常范围,可辅助诊断。
3.血常规: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儿童因年龄不同参考范围有差异。贫血原因可能与锌缺乏影响造血功能及肠道吸收障碍导致营养物质缺乏有关。
4.尿常规:少数患者尿锌排泄量减少,正常尿锌排泄量为2.3-18.4μmol/24h,有助于评估锌代谢情况。
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皮肤损害处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通过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可与其他类似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三、基因检测
对于疑似肠病性肢端皮炎患者,可进行相关致病基因检测,如SLC39A4基因检测。该基因突变可导致锌转运蛋白功能异常,引起锌吸收障碍,进而引发肠病性肢端皮炎。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疾病的遗传病因,为遗传咨询和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锌缺乏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如身高、智力发育等。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症状,若出现类似肠病性肢端皮炎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在进行检查如采血、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时,可能会因恐惧等因素不配合,家长应做好安抚工作,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部分药物可能影响锌的吸收或代谢。若老年人出现皮肤损害、腹泻等疑似症状,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详细询问用药史,避免漏诊。同时,老年人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在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等有创检查时,需评估其身体状况,确保安全。
3.孕妇:孕期对锌的需求量增加,若孕妇患肠病性肢端皮炎,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如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孕妇进行检查时,应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在选择检查项目时,优先考虑对胎儿无影响的检查方法,如血清锌测定等。对于需要进行有创检查如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孕妇,需充分权衡利弊后再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