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黑眼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黑眼圈形成原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家族遗传致眼周皮肤薄、皮下组织少而自幼出现;睡眠不足,长期熬夜使眼周血液循环不畅;疲劳用眼,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或近距离读写阻碍循环;年龄增长,皮肤胶原蛋白流失、代谢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女性经期、孕期激素变化影响黑色素代谢;疾病因素,如过敏性鼻炎、肝脏疾病影响眼周循环或黑色素代谢;还有饮食不均衡、化妆品残留、光照等其他因素。同时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给出了预防和护理的温馨提示。
一、遗传因素
部分人有黑眼圈是由遗传决定的,家族遗传可使眼部周围皮肤较薄,皮下组织少,静脉血管透过皮肤呈现出青黑色调,形成黑眼圈。这类黑眼圈往往自幼就出现,且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变化不大。比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明显黑眼圈,子女遗传到的概率较高。
二、睡眠不足
长期熬夜、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静脉血液瘀滞。眼部周围皮肤血管持续紧张收缩,血流量长时间增加,引起眼圈皮下组织血管瘀血和水肿,进而出现黑眼圈。成年人睡眠时长长期少于78小时,青少年少于810小时,就容易因睡眠不足引发黑眼圈。
三、疲劳用眼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每天看手机、电脑屏幕超过6小时,或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写作,会使眼睛过度疲劳。眼周肌肉持续紧张,阻碍血液循环,造成眼部周围皮肤代谢减缓,代谢废物堆积,从而形成黑眼圈。
四、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加,眼周皮肤胶原蛋白流失,弹性纤维减少,皮肤松弛变薄,眼周脂肪也逐渐萎缩。这使得皮下血管更易显现,加上皮肤代谢功能下降,黑色素沉着,共同导致黑眼圈加重。40岁左右人群,这种因年龄因素导致的黑眼圈变化更为明显。
五、内分泌失调
女性在经期、孕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大,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激素变化影响黑色素的代谢,使眼周黑色素生成增加,从而出现黑眼圈。例如,孕期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幅上升,约30%40%的孕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眼圈。
六、疾病因素
1.过敏性鼻炎:鼻黏膜肿胀压迫眼周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眼周循环变差,出现黑眼圈。约7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黑眼圈症状。
2.肝脏疾病:肝脏功能受损时,体内毒素代谢受影响,可能使黑色素代谢异常,沉积在眼周形成黑眼圈。如慢性肝炎患者,黑眼圈出现概率相对较高。
七、其他因素
1.饮食不均衡:长期缺乏维生素C、E等营养素,影响皮肤的抗氧化能力和新陈代谢,可能导致黑眼圈。
2.化妆品残留:眼部卸妆不彻底,化妆品残留刺激眼周皮肤,引起炎症,久而久之形成色素沉着,出现黑眼圈。
3.光照: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会促使眼周皮肤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加重黑眼圈。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睡眠不足、疲劳用眼易引发黑眼圈。家长应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1012小时,幼儿园孩子1214小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若孩子黑眼圈长期不消退或伴有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
2.孕妇:孕期因激素变化易出现黑眼圈,要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用眼。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水果、蔬菜等。眼部护理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避免使用美白类眼霜,因其可能含重金属成分影响胎儿健康。
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周皮肤变薄、松弛,黑眼圈加重。老年人应注意眼部保湿,可使用滋润型眼霜。日常避免强光直射,外出戴太阳镜。若黑眼圈突然加重或伴有视力下降等症状,需警惕眼部及全身性疾病,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