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先天泪道堵塞怎么办
婴儿先天泪道堵塞是因鼻泪管下端胚胎残膜未退化致阻塞,多单眼发病,常见于婴幼儿。症状主要为溢泪和分泌物增多。诊断依靠眼部检查、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方式,保守治疗包括按摩与局部用药,多数宝宝46个月内可自行开放;手术则有泪道探通术和泪道置管术。护理需注重眼部清洁、观察症状及防止交叉感染。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和有基础疾病婴儿,处理更需谨慎,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护理。
一、婴儿先天泪道堵塞概述
婴儿先天泪道堵塞,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导致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这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多发生于单眼,少数为双眼发病。
二、症状表现
1.溢泪:是主要症状,宝宝出生后即出现,或出生后数天、数周出现,患眼经常有泪液流出,看起来水汪汪的。
2.分泌物增多:泪囊内分泌物积聚,细菌滋生,可出现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可见患眼睫毛被分泌物黏住。
三、诊断方法
1.眼部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宝宝眼部情况,查看是否有泪液积聚、分泌物性状等。
2.泪道冲洗:用生理盐水等冲洗泪道,根据冲洗液反流情况判断泪道是否堵塞及堵塞部位。若冲洗液全部反流,提示泪道完全堵塞;若部分反流,可能为不完全堵塞。
3.泪道探通:在诊断的同时,对于部分病例可作为治疗手段。医生将探针经泪小点插入泪道,探测泪道阻塞情况。
四、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按摩:这是常用且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家长洗净双手,用食指指腹在宝宝内眼角(泪囊区),即鼻根部与内眦之间,自上而下轻轻按摩,每次510下,每天34次。按摩可促使泪囊内液体流动,有可能冲破鼻泪管下端的阻塞膜。按摩前可先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多数宝宝在出生后46个月内,通过按摩等保守治疗,泪道可自行开放。
局部用药:当宝宝泪囊区出现分泌物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上述的妥布霉素滴眼液,可控制泪囊内炎症,防止感染扩散。
2.手术治疗
泪道探通术:若保守治疗至6个月后仍无好转,可考虑泪道探通术。这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在表面麻醉下,医生用探针将泪道阻塞部位探通。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术后可能需要配合局部用药,预防感染及泪道粘连。
泪道置管术:对于泪道探通失败或存在泪道狭窄等复杂情况的患儿,可选择泪道置管术。通过将泪道引流管植入泪道,保持泪道通畅,一般留置36个月后取出。
五、护理要点
1.眼部清洁:用干净的棉签或纱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眼部的分泌物,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眼睛。
2.注意观察:密切观察宝宝眼部症状,如分泌物的量、颜色,溢泪情况是否加重等。若出现分泌物增多、眼红、发热等异常,及时就医。
3.防止交叉感染:宝宝使用的毛巾、脸盆等洗漱用品要专人专用,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婴儿先天泪道堵塞在不同个体中可能存在差异。对于早产婴儿,因其身体各器官发育相对不成熟,泪道堵塞的处理可能需要更加谨慎。由于早产婴儿免疫系统不完善,保守治疗时按摩动作要更轻柔,防止损伤皮肤引发感染。在使用眼药水时,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婴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对较高,需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后决定治疗方案。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详细告知医生宝宝的病史等情况,以便制定更合适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同时,家长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细心,为宝宝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