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预防
百日咳预防主要包括疫苗接种、日常防护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疫苗接种方面,百白破疫苗按特定免疫程序为新生儿及儿童接种,成人和青少年尤其是高危人群可接种含无细胞百日咳成分的百白破联合疫苗(Tdap)。日常防护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触摸口鼻,保持环境清洁通风,避免接触传染源,去人员密集场所要戴口罩。特殊人群中,婴幼儿应按时接种疫苗、注意环境清洁,接触患者需密切观察;孕妇宜在妊娠2736周接种Tdap疫苗,避免接触患者;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除日常防护外可在医生评估后接种疫苗,加强营养锻炼,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一、疫苗接种
1.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联合疫苗。我国现行免疫程序规定,新生儿出生后3足月就应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连续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8天,在1岁半至2岁时再用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针。7岁时用精制白喉疫苗或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加强免疫1针。百白破疫苗对百日咳的预防效果显著,大量研究表明,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可使儿童获得较好的保护,有效降低百日咳的发病率。
2.成人及青少年百日咳疫苗:随着年龄增长,百白破疫苗诱导的免疫力逐渐减弱,因此成人和青少年也需要接种百日咳疫苗。比如含有无细胞百日咳成分的百白破联合疫苗(Tdap),建议1118岁青少年常规接种1剂Tdap;19岁及以上未接种过Tdap的成人,尤其是孕妇、与婴幼儿密切接触者及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应接种1剂Tdap。研究显示,成人接种Tdap可减少百日咳的传播,保护身边的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二、日常防护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口鼻前、咳嗽或打喷嚏后以及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可有效去除手上可能携带的百日咳杆菌。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减少细菌进入人体的机会。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定期打扫居住和工作环境,清除灰尘和垃圾,减少细菌滋生。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保持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百日咳杆菌的浓度。
3.避免接触传染源:百日咳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百日咳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如果周围有百日咳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其接触,若必须接触,需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口罩应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正确佩戴并及时更换。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家长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百白破疫苗,这是预防婴幼儿百日咳的关键措施。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孩子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孩子的玩具、餐具等要定期消毒。避免带婴幼儿去人员密集场所,如无法避免,要做好防护措施。若孩子接触过百日咳患者,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咳嗽、低热等类似百日咳症状,需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感染百日咳可能对自身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建议孕妇在妊娠2736周接种1剂Tdap疫苗,不仅能保护孕妇自身,还可通过胎盘将抗体传递给胎儿,使新生儿出生后获得一定的保护。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百日咳患者,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3.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等,感染百日咳的风险较高。此类人群除了要做好日常防护措施外,可在医生评估后接种百日咳疫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一旦出现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