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鉴别、全身性疾病鉴别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泌尿系统疾病鉴别方面,肾小球肾炎多儿童及青少年发病,表现与泌尿道感染不同,尿常规有差异;膀胱炎与肾盂肾炎在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有别;无症状细菌尿靠症状与有症状泌尿道感染区分,不同人群处理不同;尿道炎病原体特殊,部位局限;肾结核有结核中毒症状,抗感染无效,影像学有特征。全身性疾病鉴别上,发热性疾病呼吸道症状突出,尿路相关指标无异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糖尿病史,血糖、血酮体等异常,无尿路刺激症状。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不典型,反复感染影响肾脏发育,要警惕有基础疾病者;孕妇易感染,影响妊娠结局,治疗选安全药物;老年人因基础疾病易感染,症状不典型,用药需依肾功能调整剂量。
一、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鉴别
1.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可出现少尿及肾功能不全。而泌尿道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为主,一般无大量蛋白尿及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尿常规检查,肾小球肾炎尿蛋白常较多,可伴有红细胞管型;泌尿道感染尿中以白细胞增多为主,可有少量蛋白,一般无红细胞管型。
2.膀胱炎与肾盂肾炎鉴别: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低热。肾盂肾炎除有尿路刺激症状外,常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实验室检查,膀胱炎尿细菌培养阳性,但肾盂肾炎尿细菌培养阳性时菌落计数往往更高,且可伴有白细胞管型。此外,肾盂肾炎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等,有时可发现肾盂肾盏变形等异常,而膀胱炎一般无此表现。
3.无症状细菌尿:患者有真性细菌尿,但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与有症状的泌尿道感染鉴别主要依靠症状,无症状细菌尿通常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尿常规时发现。一般来说,对于非妊娠女性及老年人无症状细菌尿通常无需治疗,但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无症状细菌尿也需要积极治疗,以防引起不良后果。
4.尿道炎:尿道炎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等感染引起。淋菌性尿道炎常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尿道口红肿,有刺痛感,分泌物涂片可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相对较轻,尿道分泌物多为浆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涂片找不到革兰阴性双球菌,培养可发现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与泌尿道感染相比,尿道炎主要局限于尿道,而泌尿道感染可累及膀胱、肾盂等部位。
5.肾结核:肾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且症状进行性加重,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尿结核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虫蚀样改变或空洞形成,与一般的泌尿道感染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差异。
二、与全身性疾病鉴别
1.发热性疾病:当患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时,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如流感、肺炎等全身性感染性疾病,虽然也可能有发热,但一般无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且呼吸道等相应系统症状更为突出。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可发现相关系统的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但尿常规中白细胞、细菌等尿路相关指标无明显异常,有助于鉴别。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多尿、口渴等症状,易与泌尿道感染混淆。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有明确糖尿病病史,血糖明显升高,血酮体阳性,尿糖及尿酮体阳性,呼气有烂苹果味,且一般无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通过血糖、血酮体及尿常规等检查可明确鉴别。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泌尿道感染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婴幼儿常表现为发热、哭闹、呕吐、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误诊。因此,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儿童,尤其是小于2岁的婴幼儿,应常规检查尿常规,以排除泌尿道感染。此外,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反复泌尿道感染可能影响肾脏发育,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症状,一旦怀疑有泌尿道感染应及时就医。对于有泌尿道畸形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发生泌尿道感染的风险更高,需更加警惕,必要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泌尿系统结构。
2.孕妇: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及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等原因,孕妇易发生泌尿道感染。且孕期泌尿道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或无症状细菌尿,均应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抗菌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同时,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多饮水、勤排尿,以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风险。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这些疾病可增加泌尿道感染的发生风险。老年人泌尿道感染症状也可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乏力、精神萎靡等非特异性症状。对于老年人反复出现的乏力、低热等情况,要考虑泌尿道感染的可能,及时检查尿常规。此外,老年人肾功能有所减退,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蓄积中毒。同时,鼓励老年人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