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综合征具有传染性。
百日咳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咳嗽时间长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常见病原体包括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将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周围的易感人群吸入这些飞沫后,病原体就会进入呼吸道,在呼吸道黏膜上定植、繁殖,引发感染。
百日咳综合征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患者在潜伏期末就具有传染性,发病后的2-6周传染性最强。感染后,患者会经历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在卡他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咳嗽、流涕、低热等,此时很容易被忽视,但已有传染性;进入痉咳期,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此阶段传染性也很强;恢复期咳嗽症状逐渐减轻,但仍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为预防百日咳综合征传播,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如百白破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等,也有助于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