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的治疗原则包括综合治疗减轻肾损害、液体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急性肾小管坏死等。
1.综合治疗减轻肾损害
通过疾病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以及对出血、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积极防治,减轻肾脏负担,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2.液体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
根据不同病期合理补充液体。发热期补充平衡盐液和葡萄糖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低血压休克期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少尿期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防止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多尿期补充适量液体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3.防治急性肾小管坏死
对已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如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肾毒性物质等。
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的预防策略包括疫苗接种、注意食品卫生、搞好环境卫生等。
1.疫苗接种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有效方法。接种对象为流行地区的居民及进入该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符合接种条件的16-60岁的高危人群。
2.注意食品卫生
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
3.搞好环境卫生
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类的食物、隐蔽场所及鼠类孳生地。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
此外,在疫区生活、工作者,应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时要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口,防止螨类叮咬;在野外工作时,要穿长筒靴、袜子,保护皮肤;在流行季节前,可预防性接种疫苗;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