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光滑皮肤上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病原菌主要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身感染,好发于夏季,男性多于女性,症状主要包括红斑、鳞屑、瘙痒,可并发细菌感染,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镜检或培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1.红斑:体癣初发时为红斑或丘疹,逐渐扩大或融合成片,形成圆形或类圆形的皮损,边界清楚,边缘有红晕。
2.鳞屑:红斑上覆有鳞屑,可呈糠秕状或蛎壳状,去除鳞屑后可出现红斑面湿润、潮红,有渗出或出血倾向。
3.瘙痒:体癣患者常伴有瘙痒,尤其是在夜间或受热后更为明显。
4.并发症:体癣可并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疖肿等,严重者可导致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
体癣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镜检或培养。对于疑似体癣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皮肤刮片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真菌存在。治疗体癣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包括抗真菌药膏、霜剂等,如酮康唑、克霉唑、特比萘芬等。口服药物主要用于严重的体癣或外用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在治疗体癣的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衣裤,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物品,以防传染他人。同时,应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引起自身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