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是由蛔蚓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不同程度感染可有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成虫引起的症状,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粪便检查虫卵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采用驱虫药物,儿童应特别注意预防。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蛔虫卵移行至肺,可引起蛔蚴性肺炎或蛔虫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或哮喘样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成虫引起的症状:
胃肠症状:常为首发症状,因寄生环境改变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间歇性脐周疼痛等。儿童常有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
过敏症状: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夜间为重。
并发症:蛔虫有钻孔习性,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此外,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蛔虫卵。
如果怀疑有蛔虫病,可进行粪便检查虫卵,以明确诊断。治疗蛔虫病主要采用驱虫药物,如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随地大小便,防止感染蛔虫病。
对于儿童,应特别注意预防蛔虫病。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洁食物,定期进行驱虫治疗。如果孩子出现腹痛、食欲不振、磨牙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