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等患者也容易发生,其症状主要包括口腔黏膜疼痛、白斑、味觉异常、口干、口臭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口腔清洁、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等。
1.口腔黏膜疼痛:口腔念珠菌病会导致口腔黏膜发红、肿胀、疼痛,尤其在进食或刷牙时更为明显。
2.口腔黏膜白斑:口腔念珠菌病可在口腔黏膜上形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不易擦掉,有时会伴有出血和溃疡。
3.味觉异常:口腔念珠菌病可能会影响味觉,导致味觉减退或丧失。
4.口干:口腔念珠菌病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口干。
5.口臭:口腔念珠菌病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从而引起口臭。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念珠菌病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症状,而有些患者则可能症状较为严重。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对于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制霉菌素、克霉唑等,可局部涂抹或口服。
2.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刷牙2~3次,饭后漱口,可使用弱碱性漱口水。
3.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增强免疫力: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念珠菌病容易复发,治疗后需要注意预防。同时,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应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念珠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