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创伤和牙周病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疾病,它们的区别在于:咬合创伤是咀嚼系统各部分的病理性损害,主要由咬合关系异常等因素引起,症状为牙齿松动、移位等;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主要由菌斑微生物等因素引起,症状为牙龈红肿、出血等。
1.定义:
咬合创伤:指咀嚼系统各部分在行使功能时,各部位所承受的咀嚼力量,超过了该部分的生理承受范围,导致咀嚼系统各部位产生的病理性损害。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最终引起牙齿脱落。
2.病因:
咬合创伤:主要由咬合关系异常、咀嚼习惯不良、牙齿缺失等因素引起。
牙周病:主要由菌斑微生物、宿主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
3.症状:
咬合创伤:可出现牙齿松动、移位、咀嚼疼痛等症状。
牙周病:可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症状。
4.检查:
咬合创伤:需要进行口腔检查、咬合分析等。
牙周病:需要进行口腔检查、牙周探诊、X线检查等。
5.治疗:
咬合创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合、固定松动牙齿、牙周治疗等。
牙周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口腔清洁、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牙周手术等。
6.预后:
咬合创伤:预后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有关。一般来说,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牙周病: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有关。早期治疗预后较好,晚期治疗效果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咬合创伤和牙周病常常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对于口腔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治疗,以保护口腔健康。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等也是预防咬合创伤和牙周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