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热射病是重症中暑,死亡率极高,劳力性热射病多由内源性产热过多引起,多见于健康年轻人;非劳力性热射病多由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多见于年老体衰等人群。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老人、儿童和慢病人群更易中暑和热射病,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出现中暑症状及时处理,严重者及时就医。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至40℃以上,患者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根据热射病的典型表现,其主要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两类。
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军事训练、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大量出汗,仅伴有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常高达40℃以上,继而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劳力性热射病的核心温度通常可高达40.5℃~42℃,但一般无寒战。
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多见于年老体衰、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通常是在高温环境下先出现发热,继而出现谵妄、昏迷。此类患者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脑卒中、帕金森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非劳力性热射病的核心温度可高达41℃~42℃。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或处于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和热射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发热等,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采取降温措施,如冷敷、擦浴等。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