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与蛔虫的多少、寄生部位及并发症有关,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一、症状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2.成虫引起的症状
(1)消化道症状:轻者无明显症状,大量蛔虫寄生可引起食欲不振、善饥、偏食、异食癖;常腹痛,位于脐周,喜按揉,不剧烈,无腹肌紧张,痛时可自行缓解;部分患儿可出现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营养不良等症状。
(2)并发症:蛔虫有钻孔习性,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二、诊断
1.病史
有吞食蛔虫史或与蛔虫病患者密切接触史。
2.症状
根据上述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3.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或虫体可确诊。
(2)血常规检查:部分患儿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其他检查
如B超、X线等检查,可帮助诊断蛔虫病并了解有无并发症。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2.药物治疗
(1)驱虫药:如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可驱虫治疗。
(2)并发症治疗:如出现胆道蛔虫症或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手术治疗等。
四、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2.不随地大小便,避免蛔虫卵污染环境。
3.加强粪便管理,无害化处理蛔虫卵。
4.定期驱虫,儿童2岁以上可进行驱虫治疗。
总之,大人蛔虫病的症状主要与蛔虫的多少、寄生部位及并发症有关,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预防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