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是一种原发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鼻咽顶壁及咽隐窝,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有颈部包块、回缩性涕血、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复视等,检查方法有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等,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预防方法有避免EB病毒感染、改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
1.病因:
遗传因素:鼻咽癌患者中约有5%~1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病毒感染: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鼻咽癌高发区的居民多为移居者,其后代仍保持高发性。此外,镍、铬、铍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缺乏也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2.症状:
颈部包块:约70%的患者以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
回缩性涕血:早晨起床时,由后鼻孔吸回口腔的痰中带血,是鼻咽癌早期症状之一。
耳鸣、听力下降:肿瘤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从而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头痛:常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复视:肿瘤侵犯眼眶或颅底,可导致复视。
3.检查:
鼻咽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的病变情况,同时可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了解肿瘤的侵犯范围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4.治疗:
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化疗:常与放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对于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鼻咽癌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预防:
避免EB病毒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EB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体检:有鼻咽癌家族史者、EB病毒抗体阳性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回吸性涕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