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是怎么回事啊
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的常见并发症,由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引起,其病因与肠道蛔虫感染、胆道结构异常等有关,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胆道感染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和定期驱虫。
1.病因:
肠道蛔虫感染: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肠道功能紊乱时,蛔虫可能会向上钻入胆道。
胆道结构异常:胆道解剖结构异常,如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狭窄等,也可能增加胆道蛔虫病的发生风险。
其他因素:饮食不卫生、驱虫不当、精神紧张等也可能导致胆道蛔虫病的发生。
2.症状:
上腹部疼痛:突然发生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多为间歇性,发作时患者辗转不安,伴有恶心、呕吐。
胆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黄疸等胆道感染症状。
体征:腹部压痛,但无明显腹肌紧张。
3.诊断:
病史:有肠道蛔虫感染史或近期驱虫不当史。
症状: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检查可发现胆道内有蛔虫影或胆道扩张。
4.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止痛、驱虫治疗等。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
手术治疗:对于并发胆道感染、胆道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5.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定期驱虫治疗,尤其是儿童和有肠道蛔虫感染史的人群。
6.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常不典型,容易误诊。对于怀疑胆道蛔虫病的儿童,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孕妇:孕妇患胆道蛔虫病时,治疗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老年人如有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总之,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如果怀疑有胆道蛔虫病,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蛔虫感染,也是预防胆道蛔虫病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