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是重症中暑,可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儿童、孕妇、老年人是特殊人群,患者会出现核心温度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治疗关键是降温,治疗方法包括降温、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等,预防方法包括避免高温环境、保持水分、注意饮食、定期体检等。
劳力性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等。
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患者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多见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
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含量较高,且汗腺发育不完善,通过皮肤蒸发散热的功能较差,因此较成年人更容易发生中暑。
孕妇:怀孕后,女性体内的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排汗量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孕妇比其他人更容易中暑。
老年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汗腺萎缩,皮下血液循环差,散热功能减退,也容易发生中暑。
症状:
核心温度升高:患者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心、肝、肾、脑等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治疗:
降温治疗:迅速降低患者的核心温度是治疗的关键。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冰袋、冰毯等,也可采用药物降温,如氯丙嗪等。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在高热时可导致大量出汗,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补充。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预防并发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等。
预防:
避免高温环境:在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尤其是中午时分。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
保持水分:在高温环境下,应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可适量饮用含盐饮料。
注意饮食:在高温环境下,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定期体检: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