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源性哮喘的药物
心源性哮喘是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治疗药物有强心药、利尿药、扩血管药、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等,还可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吸氧、镇静、四肢轮扎等措施,应立即送医抢救。
1.强心药:如毛花苷丙(西地兰),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剂量个体化,避免过量引起心律失常。
2.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可迅速减少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水肿。适用于有体液潴留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血钾和肾功能。
3.扩血管药:如硝普钠,能直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尤其是对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效果更好。使用时需注意避光滴注,现配现用。
4.氨茶碱:具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强心利尿、兴奋呼吸中枢等作用。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等。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滴速,避免引起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
5.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适用于严重心源性哮喘发作或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短期使用,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引起副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半卧位或端坐位:使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吸氧: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每分钟6-8L,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少,改善低氧血症。
3.镇静:皮下或肌内注射吗啡3-5mg,或哌替啶50-100mg,可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但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颅内病变者禁用。
4.四肢轮扎:在患者四肢适当部位,如腕部、踝部、腹股沟部等,用三腔管止血带适当加压给以外部压迫,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暂时缓解症状,但要注意应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否则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需要注意的是,心源性哮喘是一种危急重症,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劳累、感染等诱因,以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