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是什么菌引起的
手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手部皮肤引起的疾病,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传染,症状为水疱、脱屑、瘙痒、皮肤增厚和指甲改变等,可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感染和传染。
1.病因:
皮肤癣菌:主要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这些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容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污染物与人之间传播。
感染途径:手癣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例如与患者共用毛巾、手套、鞋袜等物品,或者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体表面。此外,手部皮肤破损、多汗、长期浸泡在水中等因素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症状:
水疱:在手癣初期,可能会出现水疱,疱液清澈,周围有红晕。水疱破裂后会形成干燥的鳞屑。
脱屑:手部皮肤会出现脱屑,鳞屑呈片状或小点状,可逐渐融合成片。
瘙痒:多数患者会感到瘙痒,尤其在搔抓后会更加明显。
皮肤增厚:长期患病的手部皮肤可能会变得粗糙、增厚,甚至出现皲裂。
指甲改变:部分患者的指甲会出现变形、增厚、变色等异常。
3.诊断:
临床症状:医生会根据手癣的典型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如果症状不典型或需要确诊,医生可能会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皮肤癣菌感染。
4.治疗:
外用药物: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抗真菌药膏、霜剂等。治疗应坚持使用足够的疗程,以彻底杀灭真菌。
口服药物:对于严重或外用药物无效的手癣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
5.预防: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手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患者的皮损、污染物等。
注意防护: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应及时洗手。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如游泳后应及时擦干手部。
及时治疗:如果发现手部有真菌感染,应及时治疗,避免感染扩散。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真菌感染。
总之,手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同时要增强免疫力,预防手癣的发生。如果出现手部皮肤问题,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