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包括催吐和洗胃、药物治疗、维持生命体征、补充水分和营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需特别注意,治疗期间需遵医嘱。
1.催吐和洗胃:对于饮酒后不久的患者,可通过催吐或洗胃的方法清除胃内残留的酒精。催吐应在饮酒后60分钟内进行,洗胃则应在饮酒后1小时内进行。
2.药物治疗:
纳洛酮:是阿片类受体拮抗剂,能解除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
醒脑静: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开窍的作用,可改善酒精中毒引起的意识障碍。
维生素B1、维生素B6:可促进酒精代谢,缓解酒精中毒症状。
3.维持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如出现呼吸抑制、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进行抢救。
4.补充水分和营养:急性酒精中毒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误吸。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皮肤颜色、温度等情况。
心理护理: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6.特殊人群的处理:
儿童:儿童对酒精的耐受性较低,更容易发生酒精中毒。应避免儿童接触酒精饮料,如发现儿童误食或误饮酒精,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饮酒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应避免孕妇饮酒。如孕妇发生酒精中毒,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怀孕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酒精中毒。应适量饮酒,避免空腹饮酒。如老年人发生酒精中毒,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7.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镇静催眠药: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以免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不要自行催吐或洗胃: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出现呕吐反射抑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观察病情变化:酒精中毒的症状可能会在数小时后逐渐加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就医后遵医嘱治疗:酒精中毒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总之,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和护理需要及时、准确,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应适量饮酒,避免酗酒,尤其是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应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