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与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等因素有关,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
1.病因:
吸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烟草中的有害气体可损伤气道黏膜,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某些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等,可刺激气道,引起炎症反应。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如雾霾、有害气体等,可损害气道黏膜,增加感染的风险。
感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常见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其他因素:气候变化、过敏、气道高反应性、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参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
2.症状:
咳嗽:常为首发症状,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可有阵咳或排痰。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多在急性期发作。伴有气道阻塞时,可出现气急。
3.诊断:
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肺功能检查:可了解气道阻塞的程度和气流受限的情况。
胸部X线或CT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痰培养等,可帮助明确病因和评估病情。
4.治疗:
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治疗的关键。
药物治疗:包括止咳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
氧疗:对于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可进行氧疗。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物理治疗等,可帮助改善呼吸功能。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接触过敏原和有害气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预后: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后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在戒烟后症状得到缓解,病情不再进展。
部分患者可因病情进展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
6.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慢性支气管炎相对较少见,多与感染有关。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保暖和预防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较高,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用药需谨慎。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过敏原,预防感染。同时,应定期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