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会传染吗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染,症状包括口腔黏膜发红、肿胀、疼痛、溃疡等,有时还会出现白色斑块或斑点,根据病变的部位和形态,可分为假膜型、红斑型、口角炎型三种类型,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口腔卫生、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增强免疫力等,特殊人群应注意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和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的症状和类型
口腔念珠菌病的症状包括口腔黏膜发红、肿胀、疼痛、溃疡等,有时还会出现白色斑块或斑点,这些斑块或斑点不易擦掉,用力擦掉后会露出红色的创面。根据病变的部位和形态,口腔念珠菌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假膜型:又称雪口病,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发生在颊、舌、软腭等部位,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假膜,假膜不易擦掉,强行擦掉后会露出红色的创面,假膜下方的黏膜充血、红肿。
红斑型: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舌背、腭部等部位,黏膜表面出现红斑,红斑可逐渐扩大,融合成片,有时可伴有出血、糜烂等症状。
口角炎型:主要发生在口角区,黏膜皲裂、糜烂,口角区可有白色角化斑块,常伴有疼痛、烧灼感等症状。
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涂片镜检、培养等。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克霉唑、氟康唑等,可直接涂抹在口腔黏膜上,也可使用含漱剂,如碳酸氢钠溶液、氯己定溶液等,以保持口腔清洁。
全身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可口服或静脉滴注。
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
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含氟牙膏和漱口水。
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注意口腔卫生。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餐具等,避免接触感染源。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的口腔念珠菌病多由产道感染或使用不洁的奶嘴、奶瓶引起,应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鹅口疮。
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念珠菌病,应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以增强免疫力。
免疫抑制剂和化疗患者:这些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口腔念珠菌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并注意口腔卫生。
总之,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口腔卫生、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增强免疫力等。特殊人群应注意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